申花苏宁锋线革命,边路对决曼萨诺“保守”致胜
- 发布时间:2016-07-31 17:30
- 作者:创冰DATA
- 阅读量:5841
这是中超比赛第一次在英国电视台进行转播。失去了登巴巴的上海申花在落后的不利局面下,最终成功翻盘。面对“亚洲第一教练”崔龙洙率领的江苏苏宁,曼萨诺证明了自己实用主义的执教风格依然老道。同时,双方的锋线也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让我们看一下本场比赛他们都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内容。
对马丁内斯的限制,体现了曼萨诺应对能力的老道
首发阵容:莫雷诺瓜林领衔,吴曦拉米雷斯缺阵
(上海申花vs江苏苏宁:首发阵容)
由于李建滨缺战,本场比赛曼萨诺使用替补中卫陶金和韩国中卫金基熙搭档,瓜林、秦升联袂后腰,莫雷诺埋伏在马丁斯身后。上海申花开场后使用4-2-3-1阵型,并在两个边路拉开宽度。
江苏苏宁同样也有主力球员的折损,吴曦、拉米雷斯两大中场双双缺阵,顾文祥、刘建业顶替了他们的位置。R-马丁内斯和洪正好两大新援继续首发出场,苏宁同样使用4-2-3-1阵型。
苏宁狂攻申花左路,曼萨诺及时应变
柏佳骏的落位导致防线组织混乱,球门前点露出空当
拉米雷斯、吴曦两大中场核心的缺席,再加上对手申花本就强于边路进攻,基本已经预示了崔龙洙本场比赛会重点在边路的攻防上下功夫。而申花的边路在边后卫高速插上的时候,防守存在隐患,尤以助攻积极的左后卫柏佳骏这一侧最可能被对手利用。
江苏苏宁在边路反击中果然针对性极强,球队的第一个进球,就是来自吉翔在右路的策应,彼时柏佳骏已经失位,无法及时给吉翔施压,替补中卫陶金慌乱中前移了自己的位置,但又无法及时给吉翔压迫,队友金基熙和右后卫周云都被R-马丁内斯吸引,导致球门前点无人保护,斜线跑动的R-马丁内斯甩开了对手头球破门。
(和若相比,R-马丁内斯具备更强的机动力)
在近期比赛大杀四方的苏宁新中锋R-马丁内斯本场比赛再度建功。实际上,在崔龙洙上任后,若其实一度发挥不错,以他在辽宁宏运的比赛为例,巴西中锋甚至还斩获了一粒进球。但是以那场比赛的若和本场比赛的R-马丁内斯的接球热区做对比,我们会发现若是个非常标准的柱式中锋,在锋线上等待队友的长传球争夺第一落点,是巴西中锋擅长的;而哥伦比亚前锋R-马丁内斯则具备更强的盘带、机动能力和速度,他会活跃在禁区外围积极的接应队友的地面进攻,甚至在本场比赛的第一个进球中,我们也可看出他的前插接应意识和速度,这些都是若所不具备的。从这些方面看,对地面进攻速度要求极高的崔龙洙将若换成R-马丁内斯,也是无可厚非的。
(塞恩斯伯里进入申花打破平衡)
崔龙洙对申花左路下的功夫还不仅如此,我们甚至看到了比较少见的情况:球队的右中卫塞恩斯伯里甚至插上到了中场右侧,即申花的防区左侧,和右后卫周云在局部形成了2v1的人数优势,申花左边前卫曹赟定无法同时盯防2人,塞恩斯伯里的出球能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他的长传球在边路获得了极大的发挥空间。
(柏佳骏的失位导致防线人数不足)
当长传到了前场时,我们发现柏佳骏再次丢掉了自己的位置,苏宁在前场实际上只有特谢拉和马丁内斯两个进攻点,但都形成了2v3的局面,面对这两个最强进攻点,申花明显显得人手不足。R-马丁内斯将自己部署在两名中卫之间的区域,缺乏经验的陶金没有和金基熙之间保持好距离,封堵R-马丁内斯的前插路线,而金基熙没有和队友一样位置前提造越位,身后也无人保护,导致R-马丁内斯用速度甩开韩国中卫得分。
(柏佳骏和熊飞上下半场的接球热区对比)
下半场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柏佳骏的前插助攻明显“收敛”了很多。毫无疑问,对于技战术体系创新不足,但临场应变能力十分老道的曼萨诺来说,上半场边路的防守漏洞早已看在眼里。从上下半场接应热区的对比足可看出,柏佳骏和熊飞两个边后卫下半场助攻幅度大幅缩减,这样苏宁对于边路的反击就无从施展了。
马丁斯的角色转变,苏宁边路防守失策
(马丁斯的启动位置更加靠后)
经历了几场比赛的磨合,曼萨诺已经找到了使用马丁斯的“正确方法”。相比起顶在阵型最前端,挤压对手防线,接应高空球的登巴巴,马丁斯的身高优势和对抗能力明显不如前者,却有更强的突破和启动速度。曼萨诺将马丁斯的启动位置后撤至对手的中场线附近,曹赟定等边路球员依然会完成传中,只不过传中的线路变成了低平球,这也是为了适应马丁斯的后插上,这一非常细微的变动,决定了本场比赛上海申花的进攻主要节奏,即后撤进攻线,将对手的防线拉出,然后伺机利用对手的防线身后空间。遗憾的是,苏宁主帅崔龙洙并没有此招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马丁斯和吕征换位尝试突击苏宁防线的身后空间)
此外,马丁斯的活动区域还不仅限于中路,他还频繁尝试与右路的吕征进行换位。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下半场比赛江苏苏宁的防线站位依然很高,身后的大片空间导致他们不得不屡次被上海申花的快速反击冲击,而被迫进行往返跑动,对防线的紧密型和体能都有极大的考验。
(周云选错了防守站位,导致曹赟定向里线突破)
而本场比赛真正的胜负手,是申花左边锋曹赟定。他的发挥出色,一定程度上也和江苏苏宁防守策略上的失误有关。例如制造进球的这一次突破,我们可以看到周云的防守站位,让出了防守里线(身体朝向里侧),这给了曹赟定向里线突破的机会,同时曹赟定也可以利用肋部空间送出直塞球,申花最有威胁的进攻点便是利用速度后插上的马丁斯,并精准命中了苏宁的防守要害。显然,周云更好的防守选位,应该是选择将曹赟定朝向边路压迫,原因很简单,相比起肋部直塞,边路下底高空球传中是马丁斯更难接到的方式,他不具备制空能力,同时速度优势也无从发挥。
曹赟定本场比赛完成了4次威胁传球(包括助攻在内)
本场比赛曹赟定发挥非常出色,他不仅在边路完成了3次1对1突破,更是完成了4次威胁传球,其中1次制造了马丁斯的进球。通过赛后统计我们还可以发现,4次威胁传球,都来自肋部区域,崔龙洙的防守布置,显然没有对曹赟定起到作用。
总结
先后因为主动和被动原因调整了锋线的上海申花和江苏苏宁,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锋线单箭头从制空能力出色的柱式中锋到突破、速度型的中锋的转变。就本场比赛而言,无论是马丁斯还是R-马丁内斯在球队里适应的不错。
但是双方在边路的博弈,才是本场比赛真正的转折点,曼萨诺及时回撤两个边后卫遏制了对手频繁利用边路的反击,而崔龙洙在防线布置上细节的不足,导致了对手的核心球员如曹赟定、马丁斯等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此消彼长之间,江苏苏宁输掉了这次长三角德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