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纳vs利物浦:疯狂对攻背后惨不忍睹的防守
- 发布时间:2016-08-15 17:40
- 作者:创冰DATA
- 阅读量:1043
在夏季大肆引援的利物浦如愿以偿的在客场拿到3分,克洛普的高压防守与就地反击给了历来重视地面控制的阿森纳当头棒喝。在首轮英超保守主义站住阵脚的情况下,3:4的比分意味着这是中立球迷的福音。但对于温格和克洛普来说,两位主帅都有必要好好反思一下球队的防守。
利物浦火力十足,但防守堪忧
首发阵容:阿森纳防线残阵,红军三线新援出击
(阿森纳vs利物浦:首发阵容)
仅仅是赛季首场联赛,温格就已经面临后防线无人可用的情况。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右后卫出身的钱伯斯和小将霍尔丁搭档中后卫。考虑到利物浦的进攻威胁,阿森纳使用了科克兰和埃尔内尼2名偏向防守的后腰,而欧洲杯上大放光彩的拉姆塞担任前腰。因为吉鲁的缺阵,桑切斯突前担任中锋。阿森纳排出4-2-3-1阵型。
利物浦方面,由于斯图里奇有轻伤在身,克洛普索性再度祭出无锋阵,菲尔米诺、库蒂尼奥、马内组成三叉戟,维纳尔杜姆、克拉万也都获得了首发机会,意味着利物浦三线上都安插了新人,在本场比赛利物浦也使用4-3-3阵型而不是上赛季常用的4-2-3-1。
利物浦中路快攻,弃宽度后插上战术奏效
利物浦本场比赛直接、高效的进攻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我们先看这一次进攻。在克洛普的进攻体系中,负责进攻宽度的是边后卫,因此莫雷诺站位较高。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前场三叉戟的位置,菲尔米诺并非一直维持在中路,他甚至在这次进攻中和左后卫莫雷诺完成了一次换位,到边路拿球。
内收到中路的库蒂尼奥做球给后插上的维纳尔杜姆,此时另一名中前卫拉拉纳仍然留在中场,但他身边没有防守球员——所有阿森纳球员都被持球手吸引。因此当维纳尔杜姆传中时,后插上的拉拉纳得以不受盯防完成停球、射门。
(拉拉纳本场比赛的后插上)
从赛后统计可以看出,担任中前卫的拉拉纳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屡屡进入阿森纳禁区接应队友传球。可见克洛普给了红军中前卫极大的后插上进攻权限。
除了后排插上的中前卫,克洛普另一“别出心裁”的安排便是前场三叉戟的位置。我们已经见识了菲尔米诺和边路球员的换位,而库蒂尼奥和马内也并没有固定在边路上。
首先,这次进攻的组织者仍然来自维纳尔杜姆——我们可以看到阿森纳的中场和后场之间出现了较大空当。而接下来我们可以看见利物浦的2名攻击手并没有急于前插,而是停留在中场线和后防线之间的区域,和后卫群保持了距离,这为他们后插上接应传中球制造了空间,也弥补了身高的劣势。
进球的库蒂尼奥作为左边锋,却出现在了中路。进球的瞬间,其他两名攻击手菲尔米诺、马内也都处于中路而不是边路,可见红军的进攻重心是中路渗透。
边后卫防守险葬好局,红军改革任重道远
在利物浦摧枯拉朽的进攻背后,是他们糟糕的防守。
以开局的丢球为例,首先利物浦在组织进攻时,结合库蒂尼奥的位置,可以明白莫雷诺负责进攻宽度。但是在由攻转守时,太过靠前的位置,以及和后防线队友之间的距离,导致莫雷诺无法及时回位。而阿森纳进攻时的另一关键是拉姆塞的斜线跑位,他带走了左中卫克拉万,导致克拉万和莫雷诺之间拉大了防守缺口,这一区域的沃尔科特成为了最大获益者。
(克莱因错误的防守身体选位)
而张伯伦的进球同样也和边后卫的防守失误有直接联系,这一次犯错的人是右后卫克莱因。英格兰边后卫对位的张伯伦是一名擅长内切的右脚将,在左路最好的选择方式是将他逼向外侧,逼迫张伯伦下底传中——逆足的他传中的威胁远比内切后用右脚射门更小。因此这一防守细节上的失误让利物浦险些翻船。
